一起学党史(71)崭新命题 中国特色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一起学党史”专栏,持续推送党史故事100篇,与大家一起学习党史知识,重温历史伟业,感悟思想伟力,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对中国而言,充满着转折意味。无论是建设、还是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鲜明地指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在闭幕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历史性地设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框架和方向。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宣告:“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这次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历史的车轮推入了正确轨道。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一些理论是非、思想是非、路线是非、政策是非被澄清,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实事求是的解决。卸掉沉重的历史包袱,全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空前高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邓小平同志在会议开幕词中深刻总结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极大提振了社会各界的信心和士气。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主题下,党的十二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小康”战略目标。党的十二大点燃了中国人民建设富足社会的小康梦,极大增强了中国人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此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了城市。


章来源:共产党员网、人民网、新华网

编辑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