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玫为2021级学生讲授思政课

时间:2021-12-19浏览:583

12月1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玫教授以“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为主题,为2021级学生上了一堂饱含温度和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玫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教育国际化的中国实践,以及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三个方面,与同学们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寄语同学们要增强自身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王玫首先对全球化和国际化作了概念性阐释,强调全球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意义。通过2015年以来国家主导政策,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王玫还讲解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是如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强调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赢”理念高度契合的。此外,从“使命、元素、版图、格局”等几方面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当前世界形势下培养国际视野的必要性。

历史赋予崇高使命,时代呼唤青年担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王玫建议,同学们在努力做到学贯中西、提高综合素养、尊重个性化的同时,也要有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气度和胸怀,积极交流互鉴,以宽容、理性、包容的心态面向未来;爱国从爱学校,爱老师和同学做起,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同学间互帮互助,尊师重教,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将家国情怀践行到服务祖国、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

思政课结束之后,同学们表示,王玫副校长的课给大家带来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智慧启迪,引发同学们许多思考。

今天听了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玫教授的思政课,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也懂得了“家国情怀”和“爱国者”的真正含义。这堂精彩的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汲取中国文化精粹,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具有国际视野、胸怀国际格局的合格大学生,他日走向社会,为国家的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学校的骄傲。

——空间2102班 姜浩楠

今日听了王校长的讲座,让我对爱国这一概念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子孙凭借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发着祖国的锦绣山河,创造着祖国的灿烂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爱国不应仅是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更要化作实际的行动,将这浓烈的情感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我们应当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在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将所学回报给祖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空间2101班 王怡博

今天王校长给我们讲的“国际视野 家国情怀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让我感受颇深,同时也引发我的一些思考, 做新时代忠诚爱国者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首先要拥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立足于世界看中国,了解当今国际形势,不要盲目的爱国,回避我们的缺点。更不要虚假的爱国,消费人民的爱国情怀。我们应该正视自我的不足,努力奋斗,用我们的知识和汗水去补足短板。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提高思想站位,丰富自我内涵,做一名真正的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空间2101班 张兴政

通过王玫教授讲授的这堂思政课,我明白了一个人要安身立命、成长成才、贡献社会,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身为大学生要自觉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创造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突破难关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前行。同时也要树立全球思维和世界眼光,深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空间2102班 魏骏豪

今天王校长的思政课从当今社会的现状讲到整个世界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以实际案例指引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在这个时代去以怎样的方式爱国。王校长讲述的俩位爱国企业家的事例让我反思自己,我们虽然还没有他们那样的高度和实力,但是我们大学生仍然有许多事可以做,从当下出发,有效的利用好国家给予我们的优越的教育环境,抓紧一切时间学好真功夫,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空间2101班 庞宇天

撰稿:思政部、土木工程学院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