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不平凡的我们”之教师篇(一)
如果,一个平凡的人会像星星那般闪耀,那一定是他在墨色的暗夜里,尽自己的力量在燃烧。
他们虽然生而平凡,但疫情当前,他们竭尽自己所能,迎难而战。在线上守护着他们的学生,用知识和信念构筑起一道心理防线,成就不平凡的自己。
即日起,长春建筑学院将推出“抗疫中不平凡的我们”之教师系列报道,致敬每一位坚守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
孙雪娇老师的思政课
第一次线上课
为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土木工程学院线上教学质量,更好的“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开展院领导进课堂活动。3月15日,校长助理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邹建奇,走进孙雪娇老师《地下工程监测方法和检测技术》课堂中。
作为90后的年轻教师,孙雪娇老师第一次给学生进行线上课讲授,又紧张又兴奋。她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一半书香,一半烟火”作为标题开始了她的讲课,同学们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年轻的老师,静静地听着她娓娓道来。
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孙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将课思政润物无声的融入进了课堂。她讲道:所谓“一半书香”,对老师而言,就是踏上讲台这一刻,便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无论前一秒你的生活中发生了多大的波澜,面对学生的这一刻,你都需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把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而对于学生而言,便是接受教育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
许多时候,你们以为看过的书都成过眼烟云,许多大学学过的课程在工作后应用甚少。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所谓“一半烟火”,对于老师而言,是生活的琐碎。而对于学生而言,便是如何更好的快乐生活,使自己保持乐观、养成自律、从而超越自己。老师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同学们在学习通互动平台上纷纷留言,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负青春。
令人泪目的朋友圈
课后,孙老师的一条朋友圈照片,更是让很多人泪目。朋友圈的照片是她2岁的儿子小康,在车后面的安全座椅上睡着了。原来,她的儿子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一定要找妈妈抱抱,为了让孙老师安心上课不被打扰,在每次上课期间,爸爸就独自带着孩子去车里待着,孩子常常都是睡着在安全座椅上的。也许这就是孙老师所说的一半烟火吧。
孙老师说:“书香伴着烟火,便是人最幸福的模样。”我们为有如此敬业的老师们而骄傲,为他们点赞!他们是祖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张广萍老师的暖心课
课前分享心得
3月14日,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张广萍老师在课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与构造》理论讲课之前,以《疫情中不平凡的我们》为主题,在线上采用PPT形式,与土木1901~1904班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张广萍老师在朋友圈看到:有建设长春方仓医院,坚守在建筑岗位上的朋友;有参加社区志愿者,为全民核酸检测维持秩序,为已经完全封闭的小区居民采买生活物资的同事和毕业的学生;有通过网络在长春红十字会平台上捐款的在校生,他们都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张老师觉得有必要把这份感动和正能量传递下去。
张老师的分享使同学们激情澎湃,备受鼓舞。大家都被志愿者们深深感动着,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抗疫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上关爱学生
课堂上,张广萍老师对同学们在校情况进行询问,表达了对大家的关心。接着张老师讲述了PPT《疫情中不平凡的我们》里每一张朋友圈截图背后的故事,同时展示了一些志愿者,医护人员工作的视频。同学们感同身受,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校长助理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邹建奇教授也通过网络来到了课堂上。她对同学们表达了慰问和关心,叮嘱同学们要注意身体,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并叮嘱同学们要安心学习,学好专业知识,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李厚萱老师的多元课
以身作则共同抗疫
3月16日上午,学校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教研室李厚萱老师在课程《钢结构设计》课前以《“抗疫”中,共克时艰的我们》为主题,对土木1901-1902班同学们进行了暖心问候及思政教育。
上课伊始,李厚萱老师领大家回看了《长春建筑学院致全体同学和家长的一封信》和人民日报《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的新闻视频,并嘱咐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学校各项防疫规定,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落实,要充分相信党和国家,疫情终将早日散去。同学们无不深受鼓舞。
随后,李老师引用《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里的句子,要求同学们在线上课程学习期间,要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和老师及时反馈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在这样特殊时期一定要对自己认真负责。李老师以自己捐款长春市红十字会为例,引导同学们特殊时期内心要充满正能量。
多元平台开展教学
李老师在本节课里融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学习通和腾讯会议正常授课的同时,引入了BIM相关软件辅助教学,BIM软件的三维实体模型让同学们对知识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本节课钢平台构件的空间位置和连接方式。同时,在课中李老师利用教具模型授课,使得同学们虽然在屏幕的另一端,也能对知识点有最充分的理解。这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相对晦涩的知识、枯燥的课程都充满了色彩。
课程中,李老师在引入BIM软件进行教学时,一边积极引导同学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多多利用网络上优质的慕课资源丰富自己的行业前沿能力,一边鼓励同学们今后踊跃加入到BIM协会和BIM相关的各类比赛和活动中。
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李老师表示:“现在我住校,你们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在困难面前,我永远会站在你们身前,把你们挡在身后,即使我有事儿,也不会让你们有事儿。”朴实的话语,使得同学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更饱满的状态去学习和生活。
“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
撰稿:土木工程学院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