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效落实推进“三高”战略发展,3月31日下午,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教学改革建设第三次专题研讨推进会。全体校领导、教学单位代表、教务处全体成员等共2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见习副校长冯永主持。

学校副校长兼电气信息学院院长孟祥萍、校长助理兼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何岩、校长助理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邹建奇、交通学院院长戴文亭、文化创意产业学院院长张鹏翔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两大主题,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展开了深度研讨。会上,他们提出应结合新时代社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打破专业壁垒,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开设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前沿的学科交叉专业,同时,更应注重对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打造“2+2”人才培养模式,一、二年级解决基础理论问题,三年级进入引企入校企业实践,四年级进入国家级产业园区实习;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按照“六结合”明确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与企业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共育师资等,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课程建设,与同类高校共建理论课堂、与设计院共建设计课堂、与施工单位共建职场课堂,打造三类特色课堂;继续完善课程线上教学资源,积累素材,丰富内涵,探索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等等。研讨会的召开,促进各教学单位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为学校下一步工作部署奠定了基础。

张兴海校长强调,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载体,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十四五”期间,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的大背景下,注重思想引领,对接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领域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要打破固有思维,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专业发展新机制,打造一流专业;要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为契机,通过开展充分的调研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要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造一流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入融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各单位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能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稿: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中心 编辑:石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