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Ⅵ(专卖店设计)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面向专业:环境设计
授课教师:刘东洋于丽娜
二、在线方式
《室内设计Ⅵ》课程以腾讯会议线上直播为主,配合学习通《室内设计Ⅵ(专卖店设计)》和中国大学MOOC《商业类展示设计》在线课程资源,并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沟通。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类学生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本课程除了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与美感外,倡导融入科技、文化、心理、经营等诸多要素。强调教学目标的升维,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本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满足新时代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2.教学过程
(1)课前下达任务单
课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大学MOOC教学资源《商业类展示设计》与学习通《室内设计Ⅵ(专卖店设计)》课程,对专卖店设计的基础理论进行预习。通过学习通发布主题讨论,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形成词云,师生讨论使学生自觉融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在疫情时期的心理压力与课业压力。
(2)课前回顾
在学习通上进行签到,教师发布课堂测验,根据教师端数据反馈,了解同学们对于上节课堂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侧重回顾与讲授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
(3)案例分析、学生设计作品共享与分析
选择学生共享屏幕,抽查学生的设计完成进度,发现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学生能主动发现设计问题并及时解决,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授教学、思政融入
讲授专卖店设计相关理论,结合案例使概念化的知识点更易于理解,同时分享前沿的设计理念案例,例如: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与“共享社区发展中心”合作创建可持续设计—生菜屋。结合视频内容对比疫情前后,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环境破坏所引发的连锁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空间、社会的关系,并倡导学生未来作为年轻设计师,除了要通过作品去表现环境,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全社会一起,用多元思维、多维度设计来建立新的生活,以设计思维引导社会一起构建更好的未来。引导学生主动提升知识维度,在专卖店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健康、科技等跨专业知识,并使学生发现生活之美,憧憬美好未来,进而增强抗疫的信心。
(5)翻转课堂
在课堂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形成小组,可针对问题主动发起讨论。通过讲练交叉、生生互评、老师点评与总结,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到课堂中,使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6)课堂总结
提炼课堂知识点,形成关键词,利用学习通选人、抢答等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学生总结汇报的方式巩固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结合实际,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基础层级和挑战层级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
(7)课后活动
通过学习通发布作业,根据完成情况加强辅导答疑。通过作业反馈及后台监控数据,教师可查看每位同学的学习效果,并在班级微信群中反馈及答疑,形成了教学互动的良好循环。
四、特色与创
1.多维教学创新
传统室内设计与美学、工程学、材料学等相联系,新时代背景下,更增加了与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学科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课程在课前进行前沿设计分享,拓宽学生视野;课中学生在完成设计课题时,除了对功能痛点与形式美感进行思考外,还须把握用户研究、服务体验、时尚潮流等内容,使设计更符合时代特点;课后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补充学习,多维度拓宽学生知识面。
2. 多元化成绩评定方式
关注学生阶段性成果,进行过程性学习成果评价。对学生每次课堂中线上教学资源学习情况、课堂参与度、课下作业以及设计作品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分,并将评价内容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课业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改善不足,通过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学习过程的展开和自我调控,实现高质量的、有效的学习。
3. 多角度融入课程思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疫情当下,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课堂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例如:结合疫情当下,食物等生活物资购买困难问题,结合专卖店设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地去思考设计的可能性,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完成从被动满足既有需求到激发潜在需求、主动创造未来需求的转化。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维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小疫情对心情产生的影响,定期推送公众号,推荐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抖音直播瑜伽活动,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五、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通平台学生对于课堂的评价、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阶段性作业成果,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并拓宽了学生的设计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现阶段作业展示:
撰稿:教务处、公共艺术学院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