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战“疫” 特色课堂丨《物业管理》混合式课程教学

时间:2022-04-18浏览:233

一、课程信息

1、课程名称:物业管理

2、课程类型:专业课

3、开课年级:2019级

4、面向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

5、授课教师:唐明丽

二、教学组织实施

(一)课前准备

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将提前录制的速课、教学大纲、课件等资料在学习通上分享。课前发放学习任务单,使学生全面了解该课程的知识框架和基本要求,实现有效预习。

 

(二)课中实施

“双特”课堂。利用课堂前5分钟与学生一同观看物业抗疫纪录片《物业英雄》,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与学生一起做心理测试,针对疫情时期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波动或消极情绪等情况,进行积极引导,给予鼓励,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前情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程重点内容,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互动。通过学习通主题讨论、分组任务、案例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全程参与课堂,保持注意力集中。将《物业管理是怎样练成的》视频按照知识点分段剪辑,让学生总结视频中物业经理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知识点与实践相融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现场连线学生进行互动,直播录像也可帮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复习。

师生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再根据重点内容进行补充,实现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三)课后落实

课程延伸。教师通过讲解作业、推送资料,针对问题进行扩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并实现后续课程的延伸。

经验交流。参加教研室集体研讨,利用教研室例会时间讨论线上教学感受,相互介绍好的经验,取长补短。

 

三、特色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典型实际案例分析讨论,以专业的角度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使课程更贴合现实,在讨论中融入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物业管理理论意识;通过共同观看物业抗疫纪录片《物业英雄》,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担当;将翻转课堂搬到云端,通过屏幕共享,学生以寝室为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为学生学习添加了趣味,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后,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和健康问题,并通过qq、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个人防护,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四、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通过学习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通过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对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掌握,对实际物业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行评价。通过学院其他教师听课反馈,认为该门课程教学设计合理、课堂互动适当、教学效果理想。

督导评价。通过校级督导教师听评课反馈,认为教师全程出镜使得学生更有对象感、案例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课堂互动效果较好。

五、总结反思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更好、更深融合、如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的义务所在,更是教师的责任担当。教师将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学生的上课状态及反馈,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总结教学设计的优点与不足,反思如何实现课程高阶性教学目标;通过课堂实践,反思在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的同时是否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在疫情特殊时期,是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撰稿:教务处、管理学院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