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战“疫” 特色课堂丨学校战“疫”思政融合“5E”教学

时间:2022-05-08浏览:352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Ⅳ》

课程类型:专业课

面向专业:环境设计

授课教师:宗彦、李睿

二、在线方式

使用腾讯会议、超星“一平三端”、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授课。


三、、教学设计

结合疫情将思政融入“5E”教学模式,暖课过后采取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过程评价五个环节进行,打造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闭环课程体系,实现学业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双赢。                                                   

(一)课前

在学习通进行建课活动,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平台融合课程教学——先学后教。

通过微信群共享素材,发布授课信息,督促学生做好线上学习的准备并进行相关资料的预览和学习。了解学生在疫情防控时期以来的生活动态和需求,进行学情分析,引导学生以乐观、积极心态面对疫情,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学校、相信国家。

课前微信群沟通

(二)课中环节

1、课前课

暖课5分钟,结合疫情,分享所历所感,产生情感共鸣,告诉大家健康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相信学校,配合学校,珍惜学校的安全环境。学会珍惜,                             

珍惜自己的健康体魄,珍惜每一天,静心学习,夯实专业,生命没有永远,珍惜才是重点!

2、课中课

课中采取“5E”教学法,融入思政,通过学习通推送主题讨论、选人、抢答、随堂练习等来进行互动。

(1)吸引

结合疫情和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渗入人文关怀、抗疫知识与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联系起来。设置连环扣,一个接一个抛出递进式问题,进而升华到:精神享受、文化传承......疫情之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一定会消散疫情。最后导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2)探究

根据上一环节产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注意观察、倾听,并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了解学生探究的进程和深度,同时避免学生过快地得出结论----就餐环境的选择会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就餐环境的选择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就餐需求,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所以应该了解业主的服务定位。

3)解释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理解阐述他们对餐饮概念的认知。也可以直接介绍概念,借助于课程目标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的概念。

4)迁移

基于概念的基本内涵,扩充到餐饮的溯源及发展历程,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从中可以加深或拓展对概念的理解,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能,比如餐饮的类型、分类等,最后落脚点在任务书的解读,在解读任务书阶段,引导学生尽量使用刚刚学习的专业术语,可以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平时的美,关注生活中的细节,重视空间尺寸,鼓励学生探求美的来源,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离不开心灵美,增强设计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评价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采取的是非正式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随机进行。也是课程教学的互动环节,主要通过学习通推送主题讨论、随机选人、随堂练习、后作业几个部分进行。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活动的方向并鼓励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认知自己对探究活动付出的努力程度。

3、课后环节

课后“以有效学习为中心”——ICIE教学模式。注重自主、协作、互动、探究的学生自学认知,培养自主学习。巩固“以有效学习为中心”的理念。

四、特色与创新

思政融入“5E”教学模式为本次课的授课创新点,授课过程中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研,持续改进的方针,植入具有“挑战度”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实际工程场景中,感觉到项目的真实性、挑战性,感受空间、体验空间。结合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团队协作进行成果的产出,强调“创新性”、文化性,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和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五、教学效果 

通过开展近期的线上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学习通进行预习,课上授课互动氛围有所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抢答,整体学习效果良好。


撰稿:教务处、公共艺术学院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