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校团委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子踊跃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为家乡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奏响青春华章,在广袤的家乡土地上,镌刻下当代青年的奋斗印记。
个人介绍
徐铭悦,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2班学生,寒假期间在吉林省榆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社会实践。
工作内容
法治宣传:依托法治中国宣传墙的建设,结合人民法院负责人的专业讲解,向群众深入普及少年审判特色模式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知识。通过组织布置宣传墙,增强大家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知理解,并面向学生群体开展专题法制宣讲活动。
整理材料:提供接待引导、现场答疑等便民服务,精准对接参观者需求。协助开展宣传志愿活动,参与设计制作宣传物料、发布活动资讯,重点推广志愿服务项目以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实时记录志愿活动过程,系统整理服务成果形成汇报材料,规范管理志愿服务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送春联活动:临近春节,社区特别举办了送春联活动,邀请榆树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家现场书写春联。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协助书法家进行裁纸、研墨、晾春联等工作,并将晾干的春联和“福”字赠送给社区居民、环卫工人等群体。
实践感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我接触并结识了更多人,深刻意识到良好的人际沟通是需要持续磨练的技能。当我主动融入社会大家庭、与人协作共事时,发现协作过程更加顺畅高效,往往能事半功倍,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乐于交流、善于求教。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我切身感受到这项工作的社会价值与深远意义,拓宽了视野维度、强化了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志愿活动让我直面现实社会的多元挑战。特别是在参与法治宣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法律既是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石,也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准绳。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法律更是维护秩序不可或缺的规范与保障。通过系统学习,我不仅增强了法律意识,更深化了对法律实际应用的理解。
来源:校团委初
审:林斌
复审:袁艺
终审: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