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单位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处牵头,各教学单位组织承办开展了系列教学午餐会活动。第37期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一场以“以老带新传帮带,薪火相传促成长”为主题的教学午餐会。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副主任吴嘉继主持,杨项宇、李墨涵、孔思聪作主题分享,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杨项宇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传帮带”思想的核心要义。他表示,“传”不仅涉及传授经验和技能,更在于传承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帮”则体现在对年轻同志的关心、理解、尊重和支持,同时也包括提醒、告诫和督促。而“带”的关键在于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传承,可以激发更多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并期望新教师能将这份传承延续下去,确保教育的火种永不熄灭。
李墨涵详细介绍了“传帮带”的三种模式:“一对一帮扶”“集体指导”“实践锻炼”。她认为,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是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传帮带”机制,拓展其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引领下茁壮成长,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孔思聪从“履行教师工作职责”“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讲述了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好“传、帮、带”。他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的教育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局面,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导师代表吕中华强调了做好“传帮带”工作的重要性,并寄语新教师团结协作,将教育的火炬代代相传,为培育更多杰出人才而不懈努力。
院长叶万军在总结发言中对本次教学午餐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他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本次教学午餐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处
初审:李睿
复审:袁艺
终审: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