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开展2025年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十二期)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5-06-16浏览次数:12

为贯彻落实学校“三个三”发展战略部署,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增强整体科研实力,推动学校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由学校科研处牵头,各学院(部)相继组织承办学术交流系列活动。官微特开设专栏,连续刊载2025年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为教师们搭建学习平台,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第十二期由城建学院承办。近日,城建学院邀请吉林大学环境科学领域杰出专家,博士生导师周睿教授作“地下水原位循环修复特征刻画与水动力智能调控”专题学术讲座。给排水教研室全体教师及给排水专业2022、2023、2024级全体同学参加。

 

讲座开篇,周睿教授点明了当前我国污染场地面临的严峻形势。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相互关联,多种污染物如Hg、As、Pb、Cr、Cd等在场地中积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判定场地污染需综合考量污染物是否超背景值、是否超出环境自净能力等因素,一旦确定污染,就要开展调查、风险评估,进而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周睿教授还介绍了在产企业八项土壤环境管理制度,涵盖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设施防渗漏管理等方面,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责任,从源头防控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原位循环修复的技术方法是讲座的重点内容之一。周睿教授首先介绍了地下水原位循环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她指出,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直接在污染现场进行修复操作,避免了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随后周睿教授详细阐述了水动力智能调控技术在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水动力条件是影响地下水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智能调控水动力条件,可以优化污染物的迁移路径,提高修复效率。

本次学术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地下水环境修复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激发了大家对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情。周睿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让师生们能够紧跟学术前沿,拓宽视野,提升研究能力,也为保护我们的地下水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城建学院、科研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