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智教未来丨长春建筑学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第十三期)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9-15浏览次数:10

为贯彻学校“三个三”发展战略部署,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教师教学发展处推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列工作坊。活动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轮流承办的形式,着力打造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共同体。第十三期活动由交通学院承办。

近日,交通学院举办“AI赋能教师教学:开启教育创新新时代”主题工作坊。活动由交通学院副院长李国栋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李国栋以“AI赋能教师教学的核心价值与背景”为切入点,系统阐释AI技术在交通教育领域的场景化应用。他指出,通过秘塔AI、讯飞智文等工具可自动生成含BIM模型的课件框架,结合交通工程案例库的应用,使教师备课效率显著提升了50%。在精准教学方面,依托AI学习行为分析系统,能够实时追踪学生在《沥青材料学》《道路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分析答题时间与错误模式,可精准识别学生对沥青老化机理等知识点的理解短板,并生成“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未来学院计划构建基于VR技术的“山岭区道路施工虚拟实验室”,该平台通过AI系统模拟暴雨、岩爆等极端工况,旨在使学生通过交互式操作,获得在复杂险峻环境中进行道路选线与应急处置的实践能力。

针对AI技术如何融入工程教育并避免“工具化”误区这一议题,院长陈东丰与李国栋进行了深入交流。李国栋提出构建“AI效率工具+教师价值引领”的协同生态。他以“桥梁智能监测”教学实践为例阐述这一理念:AI主要承担结构应力数据分析等技术性工作,教师则聚焦引导学生理解数据背后的工程伦理内涵——如灾害预警中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人机协同,切实提升学生在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方面的综合能力。陈东丰院长对李国栋教授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

未来,交通学院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持续深化“数字赋能、科教融汇”,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我国智慧建造的发展培育兼具技术创新力与人文情怀的新一代建设者。

来源:交通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处

初审:钟至柔

复审:李睿

终审: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