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建筑学院2025年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关于微专业

微专业是指本科专业目录外,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微专业是学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旨在积极响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迫切需求,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微专业的设立,同学们不仅能够拓宽知识视野,增强专业技能,还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同学们未来的学术深造及职业生涯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实现途径和特点

为什么要报微专业

01资源建设

1.“微”-更浓缩课程的知识精华,瞄准前沿领域,对接新兴技术和领域核心技能。

2.“微”-更容易进行现有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快速高质量建设。

3.“微”-更精准支撑技能赛事赛项,也适合成为独立赛道。

4.“微”-更能以作为大赛的支撑成为“以赛促学”的有效平台。

02人才培养

1.“微”-更聚焦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及爱好,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

2.“微”-更利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微”-更方便精准对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提高岗位适应力。

4.“微”-更自由的学习方式,帮助快速获得“超”能力,成为“多面手”

03社会服务

1.“微”-更快速适应技术知识迭代升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微”-更能使毕业生掌握核心技能,促进考证,上岗即为能用人才。

3.“微”-更能拓展性地开展技能人才的培训、等级认定等服务社会。

4.“微”-更能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学科专业交叉服务人才对位培养。

学生问答

Q:微专业的报名条件?

A:微专业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招收本科完成一年级课程且没有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和专升本一年级的学生。具体招生专业由微专业开设单位确定。

Q:微专业的修读时间是怎么设定的?

A:学制一般1~2年,修读不占用正常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校公共选修课时段或周六日以及寒暑假时段,培养方式灵活,计划每年秋季学期开始开班授课。一般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的时间进行上课。

Q:每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

A:原则上20人及以上开班。

Q:微专业有结业证明吗?

A:完成微专业相应学业并考核合格后,颁发对应微专业的结业证书。

Q:微专业的课程数量和学分是多少?

A: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4—8门具有核心功能的课程,每门课程原则上为1—2学分,总学分控制在9—12学分。修读的学分能够置换2学分的通识选修课程。

Q:微专业是如何收费的?

A:我校微专业不收取任何费用。

Q:微专业什么时间开始报名?

A:学校预计每年秋季学期第10-11教学周发布报名通知,资格审查合格后即可参加学习。

Q:怎样报名?

A:线上线下报名方式均可。

线上报名:学生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线下报名:学生到所在学院报名,并填写《长春建筑学院2025年微专业学生报名汇总表》。

学校开设了哪些微专业

学校开设的29个微专业像一片知识的海洋,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长春建筑学院2025年微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微专业名称

开设单位

1

绿色建筑模拟技术

建筑与规划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

景观照明设计与应用

建筑与规划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3

时空数据智能工程与城市治理

建筑与规划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4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5

光伏工程

城建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6

智能物联网技术

电气信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7

房地产价格评估

管理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8

人力资源招聘技术

管理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9

智能财务与会计

管理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0

桥梁智能检测

交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1

直播电商实战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2

智慧文旅项目策划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3

非遗文创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4

品牌IP智创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5

AI影视动画制作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6

数字艺术表现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7

极简家具设计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8

新媒体艺术空间设计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19

美丽乡村与文旅策划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0

AI数字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1

城市更新与文旅街区策划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2

寒地生态冰雪农旅设计与智慧运营

公共艺术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3

健康评估与促进

健康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4

紧急救援与实用急救技术

健康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5

食品营养与健康

健康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6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7

智慧康养大数据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8

数字建造

BIM实训中心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29

国际建筑工程职场英语

基础教学部

点击查看微专业介绍

 

来源:教务处

初审:何志超

复审:吴秋实

终审:李英杰